网站首页 > 体育频道 > 综合体育 >

新华社揭“毒跑道”发生主因 建议学校弃旧观念

[摘要](视觉中国 徐文阁/图)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题:彻底铲除“毒跑道”滋生土壤 新华社记者欧甸丘、王凯蕾 针对苏州、无锡、深圳等地出现的“毒跑道”事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有关负责人26日表示,立即停用有问题的跑道,将根据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

(视觉中国 徐文阁/图)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题:彻底铲除“毒跑道”滋生土壤

  新华社记者欧甸丘、王凯蕾

  针对苏州、无锡、深圳等地出现的“毒跑道”事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有关负责人26日表示,立即停用有问题的跑道,将根据专业机构的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教育部及时深度介入,让公众看到了彻底铲除“毒跑道”的曙光。可以想见,随着调查继续深入,“毒跑道”真相大白为期不远,无良逐利的生产企业、监管不力的责任人将受到应有惩罚。

  层层转包、唯价低者得,这是当前一些校园塑胶跑道招标时频频上演的怪现状。一位教育局局长透露,为了压低塑胶跑道价格,有些投标公司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帮忙“砍价”,从“砍掉”的部分中按比例提成作为第三方的佣金。在低价恶性竞争下,一些企业不惜用低于成本的竞标价抢占市场,然后转包下去。如此一来,“劣币驱逐良币”,正规企业难中标,施工企业再从跑道施工上动手脚“挤出”利润。

  教育部调查显示,发生“毒跑道”事件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力。现有国家层面的两部监测标准均不具有强制性,一些地方有标准不执行,一些地方跑道工程层层转包、施工方无资质没人管,使用“三无”材料无人管,送检产品和成品两张皮无人管,直至最终酿成损害学生的事故。

  根治“毒跑道”,既要将眼前的排查和问责落实到位,又要有系统思维和长远打算,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层面。改变目前校园塑胶跑道低价恶性竞争、监管“习惯性失守”才是治本之策。在招投标时,必须抛弃“唯低价”评标标准,更多注重质量标准要求,确保诚信、守法的正规企业中标,挤掉无良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从完善施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机制入手,形成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层层把关、责任到人的质量保障机制。多管齐下,才能彻底铲除“毒跑道”的滋生土壤,还校园安宁、健康。(完)

相关新闻

五大因素致"毒跑道"进入校园 降低造价冒用报告

毒跑道调查:有害物不止苯系物 验收仅流于形式

专访塑胶跑道国标起草人:毒跑道会祸害几代人

教育部:将严查"毒跑道"责任人 绝对不会手软


《新华社揭“毒跑道”发生主因 建议学校弃旧观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zhty/29263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