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2 22:2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回到孙杨事件。我自己在对兴奋剂问题的看法上也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早先,我也是坚定的“怀疑论者”,因为目睹了太多的名将倒在“尿瓶子”里,不过现在想法有所改变。尽管我依然认为全球范围内使用药物和违禁药物的运动员大有人在,但对兴奋剂现象还是要秉承“疑罪从无”的法律理念。在证明一个人有错甚至有罪之前,他就是清白的。既要实体正义,也要程序正义。宁可放过三千,决不冤枉一人。对孙扬也是,既然认定他服用的万爽力是用于治病,那么就得认定他是清白的。“疑罪从无”这一基本法治理念既然适用于国内外社会各界,当然中国体育界也不能例外。
当然孙扬有过失,他自己也说“要为进入自己体内的物质负责”。但中国运动员不像外国运动员有那么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中国运动员是庞大的行政体系中的最低端,通常也是弱势群体,在处理个人事务中处于被动地位,而领队、教练也时常兼着父母、领导的角色。我怀疑孙扬平时在游泳队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权,大概都是听别人的安排。你要让他对“进入自己体内的物质负责”,有点苛求了。
在最近几十年世界体坛尤其是国内体坛查出的兴奋剂阳性事件中,一些案例的主要责任者其实不是运动员,而是运动员周边的人,运动员有时甚至毫不知情,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
孙扬事件,暴露出国内体育界兴奋剂管理上的漏洞。WADA把万爽力中含有的曲美他嗪从今年1月1日起列为违禁成分,但总局科教司下发的药物使用指南中到3月仍标明为可用药品,这显然对运动队造成了误导。据比较靠谱的消息说,反兴奋剂中心曾给各运动队下发过一个关于从今年元旦起禁用曲美他嗪的文件,但孙扬团队为何没有看到?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显然,在此事上总局科教司和游泳中心以及浙江游泳队都或多或少负有责任。运动员可伤不起呀!因此,本着对运动员负责的态度,希望今后方方面面少点推诿,多点反思,不要再出这样的漏洞。还有,被禁赛一年的队医巴震依然出现在仁川亚运会上,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谁又该对此事负责?
其实孙扬误服曲美他嗪本身并不是多大的事情,但管理部门拖延半年才公布,引起轩然大波,自导自演了一出负面公共事件。现在大家不满甚至愤怒的并不是孙扬误服,而是为什么隐瞒了半年才公布?!
有负面事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试图掩盖负面事件。这些年这么多的社会负面事件不都印证了这个浅显的道理吗?
这是一次再失败不过的危机公关。涉及名将的公共事件瞒了半年才公布,说好的新闻发布会又临时取消。游泳中心领导对记者说:你们问中央去。游泳队领队说此事可公布可不公布。我的天!这些领导难道不知道隐瞒负面事件是要被问责的吗?难道不知道中央政府一直在要求政务公开,对重要政务信息要及时披露吗?面对记者如此说话,是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挑起事端?
其实,如果管理者在半年前作出对孙扬禁赛决定后当即宣布,虽然肯定会激起反响甚至责难,但毕竟现在已不是广岛亚运会时的人文环境,相信国内外民众对孙扬也能理解。事实上也不会影响孙扬参加亚运会。至少要比现在这样做对孙杨和中国体育的伤害小得多。此前也有过宁泽涛、廖辉等禁赛复出的先例,民众也波澜不惊。仁川亚运会上亚奥理事会及时公布张文秀兴奋剂阳性事件,也没有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实在是低估了民众的智商和情商。
多少年来,体育管理部门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是对负面事件遮遮掩掩,致使质疑声不断,传言满天飞,对中国体育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决策者对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从来就缺少反思,更谈不上吸取教训。他们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
更多体育新闻《新华社:孙杨兴奋剂事件 是一次失败的危机公关(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zhty/9321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