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孙嘉晖
个性开放、爱美爱玩,这就是中国“85后”和“90后”的天性。但来到广州,她们的微信突然变得不再活跃,原因是—
手机上缴了,与外界的联络就此中断。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十年前的国字号队伍,“大赛上缴手机”似乎成为“严肃纪律”的军规。
反观爱尔兰队,在赢得9~10名排名赛后,为捧到碗级奖杯而欢呼雀跃,像夺冠一般,在大雨中庆祝了一番……
这只是两种风格球队的惊鸿一瞥,细数异同还有很多。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欧美球队与中国队的区别,个性张扬和性格内敛,开拓进取和墨守成规,享受快乐与承受压力,团队协作与单打独斗,默契与生疏。
两天的比赛下来,人们发现,中国队与世界顶级球队还有很大差距。
固然,橄榄球在中国是个新鲜玩意,玩家和关注者一样少,
文化氛围、教练水平、资金支持,甚至优惠政策,都无法与其他球类项目相提并论。但诚如中国队主教练郑红军所言,队伍起点高,进步快,上升空间大。
如何打造一支国际化的队伍,真正按照橄榄球项目的规律办事,通过文化熏陶融合,提升意识和竞技水平,是摆在中国教练组面前的重大课题。
当然,中国队的姑娘还承载了改变这项运动在国人心目中形象的重任,她们不是“高大壮”,而是“美丽之王”,橄榄球运动本应为她们的青春加分,而不是成为羁绊青春的枷锁。
亚运会、奥运会,只是橄榄球姑娘们短暂职业生涯的一个驿站,而享受这项运动,让更多人借此获得
健康的体魄和人格才是她们的使命。
《广州日报:孤独的美丽 中国橄榄球姑娘任重道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zhty/562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