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4 04:5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汪雅云 发自上海
4月7日,刘翔通过微博正式宣布退役,在外界看来,这是一次意料之中、甚至有些姗姗来迟的道别。是非成败转头空,随着那封《我的跑道!我的栏!》的退役信,过去十余年来的荣辱自此与这个上海男人一刀两断。
剧情落幕,爱恨入土,对于大部分看客来说,没有刘翔,生活依旧。这个时代,本来就不会为某一个人而停住脚步,而刘翔所带来的惊喜、狂热、遗憾、伤痛……最后都只会幻化成我们心底的一小段回忆,忘了也罢,记得最好。
编者按
故事说到这里,会有人意犹未尽——— 比如认定刘翔是“影帝”的人,多希望有媒体可以挖出两次退赛是事先安排好的,磨磨蹭蹭不退役是被赞助商绑架了———没有这些所谓的解密,这一页就这样翻过了。
雅典夺冠、连破世界纪录、上演“第九道奇迹”,一夜成名的刘翔一度上升为顶礼膜拜的民族精神符号。为此,《百家讲坛》上的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认为,刘翔应该是英雄,但未必是民族英雄,“刘翔创造出来的体育成绩,是人类的一个骄傲。他们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而纵观整个刘翔现象后,著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则认为,除了退赛前和短暂复出时,刘翔给国人带来过难以企及的振奋外,他后来发展轨迹带来更多的是悲凉的思考,“没有一丝温暖”。
随着刘翔退役,喧嚣落幕,一切都翻篇了,翻过的不是所谓的随着“姚刘李”退役而不再的中国体育巨星时代,巨星一定还会再有,但一个承载着国人超乎寻常爱与恨的运动员,我们希望不要再有了。
刘翔母亲吉粉花曾说:“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
过得像个人,才能看见美,欢迎21岁被造成神的刘翔在32岁时回到人间。
4月8日,刘翔通过微博正式发布退役信的第二天上午,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公开会见了他和师父孙海平,“你是上海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杨市长在镜头前这样对刘翔说。
这则新闻在徐家汇地铁站站台的电视屏里播出时,正是傍晚下班高峰期,上下车人流汹涌,行色匆匆,这样一则形式内容都有点“太正统”的新闻显然激不起多少人注意,只有一位老者在走过电视机底下时似乎想起了什么,退回两步抬头试图再仔细看看。结果镜头一换,变成了一个俩小伙子代言的某品牌广告,“看,吴亦凡耶!”路过的小女生拉着男朋友说,老者愣了片刻,继续埋头赶路。
对于大部分上海的普通市民来说,今天和昨天不会有什么不同,哪怕前一晚刘翔那封叫做“我的跑道!我的栏!”的告别信在短短6小时内就转发过10万,评论和点赞加起来达到30多万条,这些都过去了,一如刘翔带来的惊喜、遗憾、伤痛,外界还给他的追捧、狂热、谩骂……最后都只会幻化成一小段回忆,而这个城市和这个时代,本来就不会为某一个人而停住脚步。
A 莘庄基地
无人等待
宣布退役的那天,刘翔只在上午回到莘庄训练基地接受了央视名嘴张斌的采访。那个采访足足录了70多分钟,基本把能说的都说了,然后他便再没接受任何采访。所以当南都记者事后再出现在莘庄基地时,门口的保安只是一笑,他说,倒不是不让你进去,是里面真的没什么了。
事实上,前几年莘庄基地是不可能对记者这样一个陌生的外地人随便开放的,特别是2006年上海市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在这所全名叫做“上海市体育职业学校”的校园里挂牌后,因为刘翔常年在此训练,基地方面特别敏感,生怕外界骚扰到飞人备战,一直实施很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学校本来就被高近3米的旧围墙环绕,后来更是在围墙上面又增加了半米多高的铁丝网,标注“高压危险”。翔迷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个外国姑娘,就因为在中国大街上看到满眼刘翔的广告,迷上了刘翔,特意摸到基地大门口等了两个多小时,想跟刘翔握握手,可是碍于严格规定,队里不允许她接近刘翔,最终翔飞人只能抱歉地远远朝她挥挥手。
这样的限制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备战时期达到顶峰,基地宿舍楼下不但有专人看着禁止闲杂人等进入,更是给刘翔所住的楼层做了特别规定,任何外人要想进入这层楼,都得再通过一个专门的保障小组许可。而那个时候,基地正门口对着的LED大屏幕上天天打着五个大字:“向刘翔学习!”也就是说,每个路过这里的人,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便是这五个字。
而如今,这里虽然仍是封闭式管理,却远没有刘翔在时那般紧张了,本以为LED屏上会放一些向刘翔告别的话语,但循环播放的是举重馆里队员训练的图片。基地里的田径场也空荡荡的,场边只有两个看上去才10多岁的小姑娘在小声议论着什么,然后不时爆发出一阵欢笑,就连宿舍楼也看不到什么人进出了。“以前时不时会有人在门口等着,想看刘翔,也不知道是记者还是粉丝,我们没有得到批准肯定是不能放人进去啊。”门卫说,“不过那是很久以前了,以后刘翔都不在这了,谁还来这干什么。”
B 八万人体育场
没了刘翔怎么办
刘翔退役的第二天,2015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启动仪式在南京西路的一家豪华五星级酒店里举行。仪式开始前,看着组织者在台上播放这项自2005年落户上海的顶级田径大赛录像精华时,一位赞助商代表突然向身边的女伴说:“你知道吗?刘翔复出的那一年我是在八万人体育场现场看的比赛,人可多了……”
他说的那一年是2009年,当时这项比赛还叫做国际田联上海黄金大奖赛,每年秋天举办。很多人觉得这个比赛当初申办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刘翔在2004年雅典拿到了金牌。而刘翔也很给家乡父老面子,除了受伤那两年,其他时候从不缺席,毕竟每次只要是有他在,哪怕是一些节约惯了的沪上老阿姨也愿意自掏腰包去看一眼“最佳女婿”,而不是只靠“关系票”。可是2008年因为没有刘翔,这一比赛的门票在“黄牛”手里一度跌到5块一张都无人问津。
好在2009年,刘翔提前一周宣布要将上海站的比赛作为自己13个月后重回赛场的第一战。有趣的是那年刚好是斯诺克大师赛也同期在八万人体育场举行,一开始外面的黄牛都是倒斯诺克票的,结果一听说刘翔要复出了,全都改倒田径票了,比赛当天八万人的场馆上座率有七八成。而刘翔那年以极其微弱的劣势拿了个亚军,“大家都以为他拿冠军了,因为他和冠军几乎是同时撞线的,观众们整个都疯狂了。”为澳大利亚田协工作的大卫·塔伯顿当时第一次在现场看刘翔,“后来结果显示他是亚军,但观众还是很高兴,他们一遍遍喊着刘翔的名字,他也很高兴地绕着场子向大家致谢。”那天刘翔穿了件T恤,上面写着一行字———“世界起跑的一天”。
《曝刘翔从未有过真正经纪人 碰到公关危机只能躲》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zhty/15445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