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4 11:3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体育专电(记者卢羽晨)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联合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于11日共同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为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建言献策。业界普遍认为,目前亟须制定出台一系列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以确保《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落到实处。
座谈会为期两天,共分为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和健身休闲三大板块。在当日竞赛表演板块座谈会上,各方围绕赛事归属权、赛事转播权、产业造血模式、协会角色定位、税收体系、消费市场、公安安保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过去碰到赛事我就躲,因为知道资本根本进不去,进去了就是打水漂,”黄杉股权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陆浩呼吁,取消商业性赛事审批应从国家层面布局出台系列举措,各单项协会应尽快实体化另立公司,公司拥有赛事所有权,协会则应更多承担起监管和服务角色,以吸引更多资本注入整个市场。
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慧建议,单项协会与赛事公司的合作也可以借鉴WTA和ATP的授权机制,将赛事所有权永久给赛事运营公司,每年派出督导检查,若有严重问题则收回,赛事公司则可以转卖所有权。
“收入是短板,支出其实也是短板,”张军慧表示,在赛事运营时也会遇到重复计税等问题,希望在以赛事龙头带来消费的同时,能够有“政策洼地”保障企业的稳步运营发展。
“实在不想做‘奶妈’了:‘孩子’辛辛苦苦拉扯大,结果被别人抱走了,”智美集团赛事运营公司总经理宋鸿飞坦言,希望企业的前期投入能够得到后期回报,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此外,他还就加强活动决策发言权、增强群众性体育赛事政策资金支持、进一步规范安保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立平也表示,目前大部分赛事从账面上而言都处于亏本运营状态,希望放开品牌赛事所有权,允许企业对于品牌赛事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而能够真正做大做强。此外,他还呼吁能够减少电视转播成本。据孙立平介绍,为了争取电视播出,扩大赛事影响、保障赞助商权益,该公司旗下有的品牌赛事约有20%到30%的支出成本是花在电视制作播出费用上,远高于赛事本身运营利润,更毋庸谈起通过销售赛事转播权盈利。
北京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任焦少波认为,缺乏造血机制是整个体育竞赛表演行业资金匮乏的关键原因。焦少波说,英超约60%的收入来自电视转播费,然而受技术等因素影响,通过与西方一样的付费播放电视模式来为主办方获取转播费行不通,因此应通过体育彩票等渠道进行补充。同时他还呼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产业并不是简单取消审批就能变得更好,”盈方体育传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国力认为,解决赛事电视节目制播分离难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电视台实力相当的条件,才有可能出现版权竞争的情况,才能使赛事所有权归属方有更多盈利保障。(完)
《总局召开企业家座谈会 为落实《意见》建言献策》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zhty/13767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