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体育频道 > 国内体育 >

人民日报再批中超烧钱:刻意炒作还是真正发展?

[摘要]对于中国足球的天价引援,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明确表示将出台政策限制,而对于这股“虚火”,《人民日报》也一直有话要说。 在去年12月发文“拷问多少中超球员还有上进心”以及“泡沫与虚火成为金元时代中超的雷区”后,《人民日报》1月9日再度发表评论《光靠“...

  对于中国足球的天价引援,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明确表示将出台政策限制,而对于这股“虚火”,《人民日报》也一直有话要说。

  在去年12月发文“拷问多少中超球员还有上进心”以及“‘泡沫’与‘虚火’成为‘金元时代’中超的雷区”后,《人民日报》1月9日再度发表评论《光靠“烧钱”搞不好足球》,称“‘烧钱’只是中国足球振兴道路上的匆匆过客”。

  在一个基础薄弱的底子上发展足球事业,用“烧钱”制造光鲜表象或许是最易讨巧的手段,但绝非长久之计。

  中超联赛进入休赛期,场外的喧嚣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些中超俱乐部如同军备竞赛般以令人瞠目的天价争相购买强力外援,把整个冬季转会市场搅得传闻四起。

  以远超欧美市场的价格抢购外援,中超俱乐部动机何在?没有哪个俱乐部花重金买球员不是为了在职业联赛中拿到一个好名次,中超俱乐部也难以免俗。

  买了天价外援就能拿到好名次吗?花了大价钱买到强力外援就能拿到好名次是一些俱乐部已经验证的事实,不花大价钱跟风买外援在中超联赛中已经越来越难找到自身位置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买外援的钱花得越来越离谱,这种“有钱就任性”的引援方式又会带来什么?

  一般而言,花钱买外援就应追求较高性价比,只知抬升价格而不顾外界观感,不但容易被人看轻,还有搅乱转会市场之嫌。

  更何况,各个俱乐部争相天价引援,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而青训体系和梯队建设更是难以得到应有保障。

  适度引入外援,对提高球队实力、活跃联赛球市有好处;适度加大投入,对提升俱乐部形象、活跃足球市场有好处。

  但是,如果买球员的钱在俱乐部的投入中占比过大,如果俱乐部没有造血功能却还在疯狂追加投入,人们自然会问:俱乐部的钱这么个花法,到底是为了刻意炒作自己还是为了真正发展足球?

  而只知大手大脚花钱、不懂得如何挣钱的俱乐部,靠这种“烧钱”模式维系运营,又怎么可能成为百年俱乐部呢?

  发展足球事业,职业联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一些俱乐部资金投入的大幅攀升,已经成为联赛走出低谷的重要推手。但联赛这个平台既要为高水平外援展示风采服务,更要为本土球员成长提供支撑。

  如果引进外援挤压的是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如果巨额投入换来的只是虚高的球员身价,这样的发展方式非但背离了联赛发展初衷,还会对推动足球事业长远发展制造障碍、形成干扰。

  在一个基础薄弱的底子上发展足球事业,用“烧钱”制造光鲜表象或许是最易讨巧的手段,却绝非长久之计。

  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要靠从基础抓起、从青少年抓起的持续努力,要靠整治乱象、创新发展的坚强决心,要靠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的发展韧劲。

  在此过程中,包括“烧钱”在内的急功近利手段,只能说是中国足球振兴道路上的匆匆过客。


《人民日报再批中超烧钱:刻意炒作还是真正发展?》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82754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