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12 20:1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刘健转会争议案最终以和解的方式结束。就像一桩刑事案件,最终以私了的方式收场一样。
这桩持续了一百多天的转会争议,在法律机构给出重要证明时刻,仲裁者却选择私了的方式来解决,无疑是中球一个现实版的笑话。
从表面上看,刘健的诉求得到满足,青岛中能的面子没有掉到地上,广州恒大也得到需要的东西,中国足协做了一次很圆满很成功的调节,而且三方都给了中国足协一个面子,完全是一个胜利的大结局。
但实际上,中国足协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一位俱乐部老总在微博上开玩笑说:“如果刘健的争议最终和解了,那么俱乐部又有了一个很不错的管理球员方法。”
这不是笑话,其实阴阳合同、虚假合同等一系列手段,就是以前不少俱乐部管理球员的一种有效手段。退回到几年前,中超球员有几个人能说清自己的合同?又有几人是和俱乐部坐下来谈出合同来?
刘健在自己转会无望的情况下,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中超合同的天大秘密捅了出来。结果中国足协又用一张和解的纸,将这个捅破的天窗给糊上了。从刘健争议案的处理过程就可以看出,中国足协的这种危机处理能力超强。
中国足协可以让当事人闭上嘴,但是球迷和媒体的嘴是堵不住的。这样一种管理方式,这样一种契约精神,如何能赢得外界的尊重和认可?
中国足协这么多年一直备受诟病,就是因为他们一直不能扮演管理者的公正角色,职业联赛一直没有建立起职业化的秩序,导致中国怪事不断,最终一切问题都反应在国家队成绩上。
既然刘健的续约合同可以造假,难道其他人的合同就不能造假吗?现在是造假者根本就没有成本,甚至在被揭穿后,依然毫发无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方式?这是在鼓励违法乱纪。
在这个事件中,刘健、中能和恒大都有选择和解的理由,但是中国足协没有调解的必要。当争执进入到行业仲裁时,当合同存在伪造这样的违法行为时,调解就是一种姑息和袒护,让作奸犯科者有一个逃脱处罚的地沟。
没有契约精神,中国足球就没有职业的本质。没有公正的管理,中超联赛永远职业不起来!
奉劝以和为贵的中国足协,你们是管理者,你们是裁判,你们不是和事佬,不是糊涂虫!
《新商报:不守契约难言职业》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820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