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11 09:42 我要投稿
北京时间12月19日消息,韩国媒体在盘点今年韩国足坛的重点新闻时,提及众多国脚级韩国球员纷纷涌入中超而引来的“中国化”(被水平低劣的中超联赛、中国球员同化,导致水平下降)争议。报道指出,不应该戴有色眼镜看待中超,认为韩国队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12强赛表现不佳的原因更多是出于主帅施蒂利克等内部。
“如果去欧洲联赛踢球会引来欢呼,而去中国踢球的话则会招来骂声”这样的观点充斥着今年的韩国足坛。尤其是10月6日举行的12强赛与卡塔尔一战,尽管韩国队最终赢下比赛,但在中超效力的洪正好出现严重失误,染红被罚下场。赛后,“中国化”言论一度达到高潮:“今年从德甲转会到中超的江苏苏宁的他不仅实力、连同对技战术的理解力也下降了,因为在中国踢球,水平大不如前,如今更是拖累韩国国足。”韩媒表示,“中国化”的言论太过偏袒欠客观,“在职业足球市场,球员的价值是由金钱来衡量的。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出现大批球员奔赴欧洲联赛浪潮的时代不同,如今以天文数字注资足球事业的中国足球市场扩大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球队不断买进在欧美联赛活跃的中场、前锋位置的球星,而在后卫方面,则钟爱韩国球员。中超提出的巨额报价没有其他联赛可以匹敌,也就意味着无法阻挡一批批世界级的优秀球员到中国踢球。”像国脚金基熙,今年初以73亿韩元的转会费从全北现代加盟上海申花。洪正好也以超过50亿韩元的金额加盟江苏苏宁,这也创下了奥格斯堡俱乐部史上的第二高转会费纪录。还有张贤秀、金英权等在中超效力的都是国脚级的后卫球员。
报道认为,不该以偏见看待中超和这些在中超踢球的韩国球员:“中超的整体实力在迅速提升,广州恒大于2013、2015年两度夺得亚冠冠军就是中国足球已经在崛起的明证。”文章直言,“事实上,很多韩国人对中超的现状并不了解,就妄自下了中国化这样的结论:许多韩国球迷接触中超球队往往只有通过亚冠的比赛。中国国足长期未能治愈的恐韩症,并且比起只要踢进1球就能成为英雄的前锋,后卫只要是出现1个失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的观念——众多的因素膨胀了这种中国化理论。现在的中超无论是市场规模、投资力度都已经位居亚洲首位,实力成长为亚洲第一也是指日可待。”
报道指出,韩国队、尤其是后防线在12强赛低迷表现的最大责任应该由主教练施蒂利克承担:“目前召集的几名后卫风格太过相似,场上职能重叠的问题明显,施蒂利克如何运用好优秀人才众多的韩国后卫是明年的12强赛一大难题。而且如苏宁主帅崔龙洙所说,德甲和中超的赛制不同,洪正好正处于适应的时期,状态受影响也是情理之中。”韩媒称,韩国足球应该尽快摆脱这种优越感,“以更平常客观的心态去看待中国联赛的急速成长。”(麦媛)
《韩媒:不戴有色眼镜看中超 韩国不佳责任在主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81292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