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22 10:04 我要投稿
2016赛季足协杯决赛第二回合角逐将于明晚在南京举行,中国足协应广州恒大俱乐部的要求,临时决定邀请三位新加坡裁判执法本场比赛。中国足协起用洋哨执法国内赛事并不存在违规,但因为今年一整个赛季里,包括中超及其他由中国足协主办的正式国内足球赛事都没有安排外籍裁判执法,中国足协裁判办近两个赛季也致力于本土年轻裁判的培养,因此这样一个临时变化让外界不由疑惑:是俱乐部还是中国足协对本土裁判不信任?未来如果再有其他俱乐部提出类似要求,中国足协还会痛快应允吗?
足协曾婉拒用外籍裁判
在上周末足协杯决赛首回合广州恒大主场与江苏苏宁队的比赛中,当值主裁黄烨军几次争议判罚引来主队恒大队的不满,赛后恒大俱乐部将争议判罚的具体事例一一列举,并将相关内容编辑成诉状提交给中国足协,恒大俱乐部还派俱乐部高层人员赴中国足协沟通此事,同时提出在双方第二回合比赛中起用外籍裁判的要求。据了解,关于起用洋哨,两队在首回合交锋前就不约而同提出申请,但被中国足协婉拒。有足协人士也曾直言,“难道咱们现有的本土裁判就找不出一组能执法足协杯决赛的吗?”
但是中国足协的这份坚持随着两队首回合交锋出现几次争议判罚而动摇。足协在恒大俱乐部强烈要求之下,最终决定临时聘用外籍裁判执法本周日晚两队的比赛。对此知情人分析称,“如果说更换外籍裁判有什么相对说得过去的理由,那就是足协杯决赛首回合,本土裁判的确出现了判罚失误,尽管失误仅限于技术层面。”
本土裁判还得不到充分信任?
2016赛季中超联赛赛场上,人们并没有看到哪怕一名外籍裁判的身影。中国足协裁判办今年年初布置国内重大赛事裁判指派工作时,已经明确全面起用本土裁判、锻炼本土年轻裁判的方向,老裁判谭海在去年可以退役的情况下,今年继续作为国际裁判“加班加点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土裁判后备力量相对薄弱、年轻裁判整体成长缓慢的现状。但在今年的中超执法舞台上,诸如谭海、王哲、黑晓虎这些70后裁判的执法次数较往年有了明显减少,马宁、王迪、傅明、张雷等相对年轻的裁判员成为中超主裁的主角,马宁当选本赛季中超金哨也向外界传递出足协器重年轻裁判佼佼者的良苦用心,在他们带动下,关星、顾春含等裁判新生力量也在国内职业赛场上站住了脚。
根据中国足协今年年中向国际足联推荐的下一年度在册国际裁判名单,北京的关星、武汉的顾春含以及大连的张雷(小)3名主裁进入备选之列,只待FIFA今年12月批复,他们就将顶替谭海、王哲、黑晓虎成为正式国际级主裁,这在客观上将带动年轻一代本土裁判力争上游。从整个赛季中超、中甲等赛事执法情况来看,本土裁判执法虽然依然不乏争议甚至低级失误,但整体来说表现稳中有进。中国足协一位老裁判专家对北京青年报记者说,对于年轻裁判来说,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自身业务水平的扎实,二是信心提升。信心既需要裁判自我修行,又需要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积极扶持与鼓励。
但在几乎一整个赛季全面起用本土裁判后,又在作为整个赛季收官战的足协杯决赛次回合临时起用外籍裁判,中国足协此举无论是否受制于来自恒大的压力,都或多或少构成了对本土裁判信心的打击。用裁判界人士的话就是,“本土裁判还是得不到充分信任。新加坡足球水平是怎样的,大家应该有客观判断,新加坡裁判难道就肯定比中国裁判执法水平高?”
临时换洋哨厚此薄彼?
就在新加坡裁判组执法明晚比赛的消息传出后,国内足坛以及球迷对此事展开热议,有人还将这个结果联想到中国足协与恒大俱乐部有关聘用国足新帅里皮的问题上。尽管中国足协此举背后的内因不得而知,但既然能在首回合比赛前拒绝双方起用洋哨的申请,为什么在次回合比赛裁判安排上就能顺应其中一方的要求,改聘洋哨呢?上赛季中超联赛也仅有两场比赛得到外籍裁判的执法,巧合的是,两场比赛分别是恒大与鲁能、恒大与国安的比赛,都和恒大有关,那么在采纳俱乐部意见的问题上,中国足协是不是厚此薄彼了呢?
对于过去几个赛季国内联赛与杯赛有选择起用外籍裁判执法,中国足协曾经解释,聘外籍裁判执法的是部分重大比赛,那么哪些比赛就该被定性为“重大”呢?中国足协随时变主意的做法很难服众。 文/本报记者 肖赧
《京媒:足协曾婉拒用外籍裁判 临时更换厚此薄彼?》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79334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