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14 17:33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原亚足联官员冯涛认为,过往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足球如只在封闭环境下发展,资源会越来越枯竭。如政府下定决心申办,那么中国足球就不再只是一个小系统中的大麻烦,它将得到无数社会资源的扶助,这是目前中国足球最欠缺的。全社会以往关注多、干预少。我们都会津津乐道德国足球过去十年的持续跃进,那不是德国足协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有世界杯东道主的角色作为全社会的动力,青少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培养甚至和区域性培训学校紧密合作,获得了场地设施和管理机制。
理由三:白象问题不存在
金汕说,中国已相继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重大赛事,拥有众多符合国际大赛需求的场馆,以及出色的赛事组织团队和经验,其中北京奥运会期间足球比赛分别在北京、沈阳、秦皇岛、天津等地举办。另外,还在济南、沈阳举办了全运会,天津举办了东亚运动会。拥有众多一流的场馆供选择,不需要新建和重建,略加改造即可投入世界杯使用,承办成本不高。同时,中国高铁建设举世瞩目,成果丰硕,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天津、沈阳、济南、上海等地的高铁线路,可以极大地保障吸引全世界球迷前来参与的世界杯的运转。宾馆、通讯等条件也完全能够满足赛事需求。
专家认为,国际足联其实对世界杯体育场只要求8个即可,但巴西主动要求增加到12个。当时巴西的经济环境良好,但近几年经济下行,从而带来场馆交工延迟等情况。中国完全可以只选择8个城市承办,缩减支出。同时,不妨吸引私人资金进入,比如一些具有实力的俱乐部身后的企业,借此机会让一些俱乐部拥有自己的球场,进一步推动联赛的职业化。
理由四:成绩差不是包袱
曼萨诺认为,中国队成绩差办世界杯会丢人现眼的观点太狭隘了。体育重在参与,重在老百姓高兴,仅从胜负角度考虑是落后的看法。有人说输了球会有损国威,但中国的国威根本不需要靠足球去争取。现成的例子是,2010年世界杯东道主南非小组赛便止步。
宋继新说,中国若以“一定要拿到XX成绩”作为目标,显然不切实际。对很多世界杯申办国来讲,应把足球视为一种游戏,一种教育培养人的载体,否则,对于一些无力去拿冠军或突破成绩能力有限的国家而言,申办就是负担。
他说,目前我国对足球运动的理解依然是教学、训练、比赛,并且围绕成绩说事,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足球运动对人的培养意义,使得注册人数减少、足球场地被城市经济发展挤压、校园里的孩子们很难接触足球的现状难以发生真正转变,这样一旦申办世界杯很容易被民众用住房、医疗、教育等说事。
理由五:不为申办而申办
冯涛建议,除了申办还应借势推出惠及于民的足球中长期发展计划。以日本足球为例,他们出台的国家足球百年计划,无论是申办、承办世界杯还是夺冠,都在战略构架之中。中国喊出申办容易,但绝不该为申办而申办,应当借此整合各种资源,制订出中国足球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足球发展线路图。
曾执教马德里竞技的名帅曼萨诺,目前是北京国安主教练。他认为,1982年西班牙举办了世界杯,虽然当届未夺冠,但举办世界杯改变了西班牙足球发展道路,对联赛和青少年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建议中国通过申办世界杯聚合社会资源和力量来关注和发展全球第一运动。
理由六:为世界做点事
国际足联目前已确定了2022年世界杯承办权,中国最早着手也得从2026年世界杯甚至再往后开始。四年前,时任中国足协副主席韦迪在看完南非世界杯后提出了申办2026年世界杯的个人想法,但未得到国家体育总局的支持,中国足协并未付诸行动。
韦迪说:一、即使现在申办也是2026年的事,对中国而言12年的变化谁都难料,但是发展是必然的;二、中国从任何角度讲都应为世界做点事情,何况对自己也是有益的;三、我国现有接待能力已可以办赛,投入仅限场地,又能给办赛城市留下;四、唯一无法预估的是国家队水平。(完)
《中国申办世界杯饮鸩OR救命? 或促成跨越式发展(2)》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4124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