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5 20:2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是的盛宴、球迷的节日,不过对于国内的专业体育记者来说,对世界杯的追逐之度可能要更曲折一些,北京体育广播记者晓轩近日专访了汪大昭,原人民日报体育部副主任、现任中协执委会执委,曾经亲自采访过1994年、2002年和2006年三届世界杯。
12年的等待 换来难熬的失落
汪大昭从82年开始做体育记者,就非常的渴望能够去看一次世界杯,当时中国已经有电视了,但是当时国际足联对于中国记者倒也不是太不开放,反正也没放眼里,不拿你当回事。直到90年世界杯报社争取到一个名额,结果报社的领导有点犹豫把这个东西锁在抽屉里了,到后来同意的时候,拉开抽屉一看报名表已经过期了,非常可惜的错过这么一次机会,汪大昭至今有点耿耿于怀。
到94年有机会去报道世界杯,美国是足球沙漠的地方,在那个地方看世界杯似乎看的不太正版。看的感觉真是不如在家里看电视,因为电视有很多局部的放大,但是在足球场边这些就没有了,而且给他印象特别深的也是最难看的、最难熬的一场比赛是最后的决赛。就跟争冠军。中午12点大太阳底下晒的难受人,这屁股底下的座椅是铝合金的,特烫,所以坐在那千万不要起来,起来就没法再坐下去了,就这样熬了两个小时一个球没有,这样一个结局弄的很不开心。离最后决赛越来越近的时候,足球的功利心就越来越强,不进球不要紧只要不丢球就是胜利的,都来这一套的时候,就没劲了,特别是在大太阳低下熬着真受不了。
中国的球员和记者都是世界杯的“酱油帝”
世界杯其实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足球向全世界展示的一个窗口,不管你这个国家自己的足球关起门来的时候是怎么热闹,或者是有什么问题。世界杯是把这些东西拿给全世界看,比如说中国老出不了线,终于去了世界杯一次,人家一看原来是这样,你们过去老出不了线,是有原因的,你们今后出线恐怕还很难。因为02年我们一个球也没打进去,一分也没有,而且表现也不是怎么样。当时汪大昭在赛区参与报道,很想找点办法了解了解赛区那边怎么样,特别是中国队的表现,但是这个信息就比较难了,人家不会调到中国那场比赛去。比赛结束以后汪大昭跟一些外国的同行去打听,“一听哪里的?CHINA,哎呀你们那个球也不行,怎么个不行你给说说,我也听一听啊,人家也说不上来什么,闹了半天人家根本不关注这件事情,就像这个有中国没中国世界杯照样转,那个弄的我很不开心,你们原来是这样一种态度。”
虽然中国足球在世界杯上没有作为,但是中国的一些企业广告开始越来越多的在世界杯的舞台上显现。汪大昭认为这跟媒体的发达很有关系,能摆到这样的地方,通过媒体的广播大家都看到了,这也是商家的非常感兴趣的地方,这些都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反映,并不是说这个老板特别喜欢足球他要这样做,其实不一定,换个场合他也可能有这种做法。相比企业的高调参与世界杯,汪大昭更关心五星红旗在世界杯上很难出现,除了02世界杯的时候,到了世界杯上就连咱们的旗子都找不到,那种感觉也是很不好的,在新闻中心里碰到一些国外的同行人家会问你,哪国的,人家一听中国来的,其实没你们什么事。
谈到中国足球何时还能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时,汪大昭觉得现在连基本的的职业联赛跟国家队的大赛之间的关系等,好多事我们都没有理顺,大家对这个意见非常大,今年中国足协换届的时候,蔡政华当上主席也表示了决心,好象大家也激动了一下,但是也很快的过去了,没看到什么具体的东西。所以汪大昭觉得这个路,大概最近这一两届之内是想也不要想,在这一两届之内的适龄球员又要当铺路石了,不会见到什么成果的,但是如果他们这个路铺不好,那后面的人真是不知道是哪一届才能实现,如果弄好了的话,大概在2020年-30年的那几次世界杯我们会有希望。
汪大昭还对中国申办世界杯等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根据国情、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需求,而不仅仅是根据足球本身需求,否则的话如果老出不了线,通过申办来自动出线,这个就没劲了。
转自北京体育广播记者晓轩
《汪大昭:中国足球十年无希望 记者盼不再打酱油》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277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