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1 10:1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编者按:《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8月17日发布;8月31日,广州市通过了《广州市足球协会改革方案(试行)》,地方足协改革宣告破冰。
中国足协脱掉“官帽”,成为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社团组织。而作为地方体育局的组成部门或中国足协的成员单位,各级地方足协现状如何?在中国足协改革的大背景 下何去何从?地方足球人士对足协改革有哪些建议?新华社记者对此走访了部分省、省会、地市各级人士的代表。(编者按完)
“中央不动,我们怎么动?”
这是新华社记者4月在四川、重庆等地调研地方足协改革时遇到的足协采访对象最多的一个疑问。
而在9月初,《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公布之后,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再次回答这个问题时的答案是:配好嫁妆,找好马,适当时要去行政化,独立出去。四川 省体育局局长朱玲也表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
对于不少国内的省级足协来说,“七八条枪”的人员配备,以全运会为目的的任务指标,从上至下的政社不分、社企不分的宿疾,使得他们在目前的足球发展形势下地位显 得十分尴尬。而特别详尽的改革实施细则,则成了省级管理部门迫切需要的“尚方宝剑”和“久旱甘霖”。
对省级足协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蔡世民4月接受采访时就说,中国足协生存不难,省市足协如何生存必须解决。“如果生存都解决不了,能 做什么事,做多大的事,就不好说了。”
重庆足协也面临同样问题。现在,重庆足管中心是自收自支单位,场地、资产等什么都没有。对此,张欣表示,总局领导说,对于足协改革,体育部门要“扶上马送一程” ,首先我们要为地方足协找好“马”,让足协有资源,资源可以从政府、社会,可以成立足球事业基金会,用财政、体彩可以撬动社会资源,以此来搭建平台。
“有了产业之后,地方足协生存问题解决了,就能脱钩了。嫁女儿也要嫁妆,这些平台资源就是嫁妆,”张欣说。
改制之后,大家普遍担心青少年足球培养问题,担心出现当初1994年足球职业化改革之后青训无人抓的局面。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张容伟就 认为,如果不配齐资源,那么“青少年培养到底交给谁”?
张欣认为,特别是现在教育部门主导校园足球,教育、体育部门要分工协作,制定相关的标准,动态管理。同时,除了普及,还要提高。怎么形成机制吸引有天赋的人才继 续深造。把逻辑关系说清楚,政策制定好,责任要明确。
同时,省级足协的权威性和管理权限目前也成为关注焦点。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主任郝勤教授认为,此前足球项目是垂直的行政体制管理,从国家、省级再到地市级,足协社团化后,一个省级足协如何调动该地资源?这不仅是足球 、体育界的问题,而是整个社团管理、民办组织的开放性问题。
张欣特意提到,必须树立省一级足协的权威性,从而不必担心体育部门会干涉足协工作。
那么,省级足协的改革要多久时间呢,采访对象普遍表示不应该一刀切。
“应该在一些地方探索,成熟的地方先做。同时,省级足协不一定都要成立,条件合适的成立,没有必要的可以不成立,不需要一哄而上,”郝勤说。
1 2 3下一页《深入解析地方足改:夹缝求生缺协调 基层缺管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orts.yuduxx.com/gnty/24308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